色彩风格

“益同护沔”丨聚焦315,公益诉讼加码“舌尖上的安全”

【字号:    】        时间:2025-03-14      

  

 

  市场上预包装食品

  添加剂种类繁多

  配料表艰涩难懂

  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剂量是否安全?

  检察公益诉讼

  为食品安全加码

  让每一个消费者

  吃得安心

  吃得放心

  在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仙桃市检察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近期办理的一起督促整治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展“回头看”活动,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加码。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自2月8日起正式实施,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从7类食品中“除名”。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什么?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过去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以延长食品保质期。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烘焙食品的消费量由少变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就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累积后是否会超过安全限值进行了毒理学评价,新国标由此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

  

 

  

 

  新国标实施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对辖区超市、面包店、烘烤店及相关企业新国标执行情况展开实地走访,经查明,目前生产厂商已全面停止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使用,但销售市场上仍有少量“漏网之鱼”,多为新国标实施以前生产的、未及时下架的产品。在整合全部证据材料后,该院及时立案,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强化市场监管,全面实施整改。

  

 

  “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经提示,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专班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摸排我市预包装食品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使用情况,并对重点企业建立台账,确保底数清、检查严,经整改,涉案食品已全部下架。”回访过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此外,在“回头看”过程中,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还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一同前往各大商品集散市场,随机抽检商户食品储藏、证件上墙、进货来源与检疫登记等情况,确保市场主体依法规范经营,筑牢全市食品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市场主体安全责任意识,我们单位计划于近期召开专题培训会,向辖区内经营户进行新国标的政策宣传教育,到时侯欢迎检察官们前来观摩。”抽检结束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食品安全大于天,下一步,市检察院将继续围绕民生热点,强化检察履职,协同行政机关织密市场监管防护网,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检察力量。